陜國投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9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1.46%實現凈利潤4.39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7.59%。
業界觀察人士表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新冠疫情得到有效管控,經濟運行逐步回到正規。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臨近結束,信托業轉型取得一定成效,信托資產規模在二季度末迎來資管新規頒布后的首次回升,信托業營收和凈利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陜國投上半年的業績也較好印證了這一點。”
解析指標增長四大原因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陜國投實現營業收入9.39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1.46%;實現利潤總額5.86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7.03%;實現凈利潤4.39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7.59%。
上半年,陜國投信托主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6.26億元,也較上一年同期有一定增幅。
截至6月底,公司信托資產規模2337億元。
陜國投相關人士表示,上述成績主要得益于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業務結構不斷優化。上半年,公司嚴格落實監管“壓降”要求,標品、股權、債權項目快速發展,TOF、資產證券化、股權投資、家族信托、綠色信托等新業務已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熟模式。上半年,公司募集資金223億元,位居行業前列,其中投資類產品發行規模85億元,占比近四成,主動管理類信托資產規模占比超過70%。
二是不斷優化固有業務模式。上半年,公司開展投資與融資相結合、長中短期相結合的多元化運作,實現了較好收益,與信托業務形成雙輪驅動,為公司中長期收益提升提供了有效支撐。
三是與地方戰略全面對接。上半年,公司積極把握西咸新區、西安高新區、西安港務區等重點區域的建設發展機遇,累計為省內重大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116.64億元。同時,重點聚焦區域高質量科創企業,對接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需求,參與西安高新、西咸灃東等科創產業基金。
四是堅守風險管控底線。針對不同類型債務風險采取了積極有效的針對性化解方案與措施,2021年上半年項目風險處置目標任務超額完成。
成本降信用減值損失增
信托行業整體盈利情況較此前確實有所恢復。
中國信托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季度末,信托公司實現經營收入602.31億元,同比增長9.41%,保持連續增長的態勢。其中,信托公司實現信托業務收入435.55億元,同比增長8.52%;信托業務收入占比為72.31%,同比降低0.59個百分點。
盡管信托公司營業成本有所壓縮,但利潤增長進一步提速,經營質效有所提高。在陜國投這一案例上,這一特征依然成立。
記者注意到,上半年陜國投營業總支出為3.54億元,較上一年度略有下降。其中業務管理費為1.97億元,較去年上半年下降35%。但公司信用減值損失由0.58億元增至1.47億元,基本抵消業務管理費騰挪出來的“空間”。
在此前的一份公告中,陜國投披露公司金融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情況。
陜國投表示,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等導致金融機構投融資項目風險易發多發,公司保持了穩健的發展態勢,但個別信托項目因抽貸、斷貸等出現流動性壓力甚至風險,出于財務穩健性考慮,公司2021年上半年計提金融資產減值準備1.61億元,其中包括: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 3.23億元,貸款損失準備及應收利息減值準備440.22萬元,債權投資減值準備-1.67億元。
根據公告,其他應收款計提減值準備的項目主要是:綠源農貿信托貸款項目計提減值準備 3204.82萬元,九華經建項目貸款計提減值準備2637.09萬元,天元38期金屬鎂產業發展項目計提減值準備1258.07萬元,鴻福17號項目計提減值準備1326.33萬元,力鼎租賃應收債權信托項目計提減值準備1127.25萬元;其余主要是由債權投資減值準備轉入。
陜國投表示,相關項目抵(質)押資產等正在處置、清收,取得的收入將及時沖回減值準備并增加公司該期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