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到底是什么?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REITs)號稱既能讓投資者在紅火的房地產市場分一杯羹、又能合理有效地分散風險,因此近年來很受關注。那么,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REITs。
什么是REITs?
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簡稱REITs):是一種以發行收益憑證的方式匯集特定多數投資者的資金,由專門投資機構進行房地產投資經營管理,并將投資綜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給投資者的一種信托基金。
簡單來說,REITs是一種類似封閉式共同基金,但投資標的物為不動產的投資工具。
REITs從投資者那里募集資金,指定專業管理公司進行管理,管理公司通過購買或投資房地產項目(房地產項目范圍很廣,可以是住宅房產(比如公寓),零售房產(比如購物大廈),商務辦公樓,酒店,廠房和倉庫,等等),獲得房屋升值收益或者房屋出租收益等。獲得的收益在扣除了管理費等相關費用后,會向投資者定期發放分紅。
說白了,就是很多人把錢湊到一塊,交給一個基金經理,讓他去投資房地產,賺到的錢大家分。
REITs有兩種類型:一是股權型REITs,持有并管理物業組合。租金收入將轉化為分紅支付給份額持有人。還有一種是抵押型REITs,將物業作為抵押設立基金,該基金投資于抵押貸款或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抵押貸款所產生的利息將是REITs的主要收入來源。
REITs適合誰?
中產階級或以上、有些錢但又不太敢冒險買房:有些人對于投資比較謹慎,覺得炒房太有風險,但是看好房地產市場,REITs是間接參與房地產的一種方式。
沒有精力做房地產投資:相對于買賣房子、租賃房子來說,買賣REITs操作簡便,不會像買賣房子那樣手續繁瑣,省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對人民幣貶值有些焦慮的人,喜歡定期收到現金流:海外或香港等地計價用的是外幣等,能夠對沖一些人民幣貶值的風險,且投資者能夠定期領取現金紅利。
懂一定的房地產投資并有風險承受能力:房地產投資還是一個比較專業的領域,而且國內和國外的REITs發展步調不一致,國內的REITs還不是很成熟,需要投資者有一定的風險辨別能力。
怎么選REITs?
適當配置國外規模較大、交易活躍且累計回報率穩定的REITs。因為就目前國內市場上的“REITs”來說,發展尚未成熟,都不符合西方主流REITs的標準。
投資標的質量高,比如地段好、出租率高、往期收益率高等。買入這些REITs,相當于持有了核心城市的優質酒店、寫字樓,可以一起分享出租和升值的收益。
REITs有什么風險?
房地產政策風險
REITs實質上是間接投資房地產的方式,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措施不斷出臺,以及市場上不斷曝出的兌付風險事件等,REITs會受到政策不確定性影響。
受經濟周期變化影響
REITs受通貨膨脹和利率水平影響:如果發生通貨緊縮,房地產物業資產價值下降,REITs凈值隨之下滑,REITs租金收益等也會下降,從而導致分紅收益下降;同樣的,如果面臨利率上調壓力,市場對房地產的需求水平會下降,可能會影響REITs經營現金流,且利率上升將造成REITs市場價格走低,影響其整體回報率。
價格波動風險
購買任何一個REITs,就相當于購買一支公司股票,因此需要做一定的盡職調查。如果投資者沒有做好盡職調查,“瞎買瞎賣”自然帶有一定風險。且其價格每天都會有上下波動。
REITs到最后的價格波動幅度和事實上的房地產是類似的,但我們很多人在平時感覺不到房地產的價格波動。主要原因在于,我們的房屋并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沒有人去每天給我們的房屋估價。很多房地產價格指數的更新周期為每季度,甚至每半年,因此其中很多月內的價格波動被掩蓋了。
管理費差異大
類似的投資標的,國內和國外的管理費率差異很大,4-10倍都有可能,比如國內的管理費率是1.2%,國外僅0.1%。
非實質上的REITs
可能只是打著REITs旗號的BOT融資產品,有BOT提前終止風險:比如有些項目的產權根本不在基金手里,實際上證券化的就是個BOT項目的“特許經營權”而已,這從根本上斷了這一產品實現破產隔離的可能性。因為收益權實際并沒有得到法律上的明確保護,,一旦出現問題和極端情況,必然又是多方互相扯皮。
或者是私募產品,很多是債權、或者債權+PE的模式,和國外市場上的REITs有本質的區別。
國內稅收政策影響
REITs的出現需要政府支持,因為reits必須免稅才有利可圖,國外都是免稅的。但國內在沒有相應稅收政策出臺的情況下,所謂REITS還是炒作居多。
就抵押型REITs來說,風險有:
利率風險。債券類REIT對利率非常敏感,如果它的借貸成本大幅上漲,利潤就縮水了。
違約風險。如果遇到像2008年那種房地產大崩盤,別說盈利了,本金拿回都困難。
預付風險。如果債務人提前償還了債務,就只能把這筆錢用當時的利率水平再投資出去。而當時的利率水平如果低于之前,肯定就虧了。
周轉風險。這種REITs買的債券通常是長期持有的,但它借的貸款有可能是短期的。所以,如果有個短期債務必須償還,但手里的長期債券都不能贖回,流動性枯竭就破產了。這種時候就得利用各種短期融資工具來讓自己周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