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托
信托即受人之托,代人管理財物。是指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信托照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委托人)的利益或其它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處分的行為。
信托就是信用委托,信托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信托業務是由委托人依照契約或遺囑的規定,為自己或第三者(即受益人)的利益,將財產上的權利轉給受托人(自然人或法人),受托人按規定條件和范圍,占有、管理、使用信托財產,并處理其收益。
什么是資產管理
資產管理業務是指資產管理人根據資產管理合同約定的方式、條件、要求及限制,對客戶資產進行經營運作,為客戶提供證券及其他金融產品的投資管理服務的行為。資產管理可以定義為機構投資者所收集的資產被投資于資本市場的實際過程。
雖然概念上這兩方面經常糾纏在一起,但事實上從法律觀點來看,資產管理者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機構投資者的一部分。實際上,資產管理可以是機構自己的內部事務,也可以是外部的。因此,資產管理是指委托人將自己的資產交給受托人,由受托人為委托人提供理財服務的行為。是金融機構代理客戶資產在金融市場進行投資,為客戶獲取投資收益。在國內資產管理又稱作代客理財。
二者的相同點
1、項目發行方均為金融機構,都屬于投融資平臺,可以橫涉資本市場、貨幣市場、產業市場等多個領域。
2、項目發行前必須報備相關監管單位,資金監管、信息披露等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3、發行的項目本質相同通道不同,認購方式相同,項目合同、說明書等類似。
4、目前通過這兩種方式取得的投資收益均無需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二者的不同點
1、信托公司由銀監會監管,資產管理公司由證監會監管。
2、全國目前有68家信托公司持有銀監會頒發的信托牌照,資產管理公司(均為基金公司旗下子公司,由證監會授予牌照)目前40余家。
3、信托募集結束,款項交至托管銀行即可成立;資管計劃募集完畢后,需交由證監會驗資,驗資完畢方可成立。
4、未來資產管理計劃份額可通過交易所向其他投資者轉讓;信托份額轉讓需雙方同時去信托公司辦理。
5、100萬-300萬以下的個人投資者,每個信托計劃只有50個,資管計劃可以有200個。
6、資管計劃為市場新興產品,為做好品牌目前收取的通道費用較信托低,因此相對信托產品而言,讓渡給投資者的收益較信托高。